(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自从1995—1996年电子商务概念引入我国之后,在我国政府及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指引下,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电子商务阶段(1996—1997)。我国政府、商贸企业以及金融界认识电子商务可以使得商务交易过程更加快捷、高效、低成本,肯定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
第二阶段:广泛关注电子商务阶段(1997—1998)。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取得迅猛发展,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我国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1998年甚至被称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年。政府、商家和消费者都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兴起,既是面临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第三阶段:中国电子商务踏上了应用发展阶段(1999年一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国家信息主管部门开始研究制定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成立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开展多项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为实现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EDI应用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
2.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的因素较多。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公众购物观念落后于商务模式;国内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质量差;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不足;社会化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等。
3.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还比较模糊。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竞争意识不强,对电子商务认识不深刻,仍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使已经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也并未真正认识电子商务。目前我国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来源:《科技探索》杂志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萧山网站建设、
萧山网络公司、萧山网站制作、萧山网页设计-哈博网络讯。